她亲眼看着儿子死去!这食物到底有多脏...

对于一个母亲来说,最心痛的事情,莫过于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,死在自己的眼前。

那种全身都在战栗的无力感,芭芭拉体会过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那本是一个阳光晴好的周末,芭芭拉和丈夫带着两岁半的儿子凯文外出郊游,途中,芭芭拉用超市买来的牛肉给儿子做了汉堡吃。

没想到,孩子一吃完,就被送进了医院,上吐下泻、便中带血,严重到要做肾透析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那可能是芭芭拉一生中最绝望的时刻——在做肾透析期间,凯文被医生要求不能饮水。他睁着双眼,痛楚地向妈妈哀求,想喝一口水。

芭芭拉一边流泪,一边拿着浸满水的海绵,反复给奄奄一息的儿子擦拭着干裂的嘴唇。

12天后,凯文还是走了。一种新式病菌——0157-H7型艾氏大肠杆菌,要了他的命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当芭芭拉得知病菌的源头就是超市买来的加工牛肉时,她的愤怒,已经完全超越了悲痛。

她发誓要讨回公道,去质问那些给超市与快餐店供应肉类的食品巨头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
而小男孩凯文死亡的真正原因,也被这部触目惊心的纪录片——《食品公司》所揭露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

这是一部豆瓣评分高达8.6的纪录片,也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提名。在片中你会看到,哪怕是在号称超级大国的美国,所谓“食品安全”,也极有可能是一堆易碎的泡沫。

就在这个月初,美国刚刚发生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“沙门氏菌牛肉召回事件”,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发布“一级召回令”,召回了1200多万磅(约5485.4吨)被感染的牛肉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

当现实世界与影像世界重合,当现在与历史交叠,有一些真相,人们有权利且应该知晓。

杀死小男孩凯文的“真凶”

凯文死后,芭芭拉加入了食品安全宣传战,她要代死去的儿子追问,那一片片鲜嫩多汁的汉堡牛肉,在被吃掉以前,究竟经历了什么?

而它的源头,最早可以追溯到牛的食物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每当人们从超市上购买一件肉类商品,幻想中的围栏、绿油油的牧草、粮仓,甚至包括上世纪30年代风格的农舍,其实都不存在。

在食品生产完全工业化的今天,人们所食用的牛肉根本不是来自于悠闲自得吃着青草的牛,而是成千上万出生于逼仄饲养工厂的牛犊,那里的牛粪深及脚踝,苍蝇成群飞过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为了更高效率地产出牛肉,食品供应巨头们则强行改变了牛的饮食方式,训练牛食用可以让它们长得更快、同时成本也更为低廉的玉米。

然而,牛的食谱里原没有这项谷物。

这样做,只是因为玉米受到政府补贴得以大量生产,售价比成本更低,因而被广泛使用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事实上,除了牛的食谱里被强行加入了玉米,鸡鸭猪乃至三文鱼都开始被训练着食用玉米。

在食品公司眼中,没有自然天性,唯有利益。

隐患与风险,也在盲目的逐利中悄悄埋藏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爱荷华州立大学农作物利用研究中心的拉里·约翰逊教授通过研究发现,常年被迫食用玉米的牛,变得难以抵抗新型大肠杆菌的侵袭。

他一边说着,一边把探照灯打向牛胃,里面泛着脓液,“这里滋生了太多微生物和细菌”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牛的胃部构造,本就是为了消化草而存在,大自然既然这样安排,必然有其道理。约翰逊教授表示,只要让牛暂停5天玉米饲料而改换青草,就能从体内排出80%的新型大肠杆菌。

可惜,一个小小研究者的话,无人在意。

带有巨大感染风险的牛,依旧一头接一头地从环境恶劣的饲养工厂被送至屠宰厂。机器轰鸣声过后,出现在超市货架或快餐店菜单上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最短时间生产最多产品,并将成本降至最低,不仅体现在牛的养殖方式上,鸡也不例外。

现如今,一只鸡从开始饲养到宰杀,花费的时间仅是50年前的一半,可鸡的体型,却能长到以前的两倍大,尤其是“改良”后的鸡胸,长得更加“丰满”,以迎合人们对鸡胸肉的偏好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随之而来的,是完全被视作产品的鸡拥挤在脏乱的鸡舍,过大的鸡胸令它无法正常站立。没走几步,就因无法支撑自身重量而摔倒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养殖它们的人,对鸡的死活并不关心。掺杂着抗生素的玉米饲料被大量喂食给鸡,这些人只需要确保,鸡在被宰杀之前还是活着的就行。

而从一出生就食用抗生素的鸡,也最终会将带有抗药性的细菌传染给人。这个逻辑与牛肉大同小异——动物被迫作出的牺牲,被改变的天性,终将以更为惨烈的方式报复到人类自身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随着食物生产链的源头被揭露,小男孩凯文死亡之谜也渐渐清晰——每一家工业化的食品公司都漫不经心地做着自己的日常工作,将一件件看似精美的加工类食品送到人们身边,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攫取更多利润,却无视风险的一点点累积,最终导致了无辜生命的逝去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而在凯文死亡之后,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却昭示着——这一切,还远远没有结束。

最穷的人,最大的受害者

如果你去仔细研究相关报道,就会发现,凯文之死,不过是巨大安全隐患的一个缩影。

1993年,一名2岁儿童死于被污染的汉堡肉;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1998年,全美召回超过140吨碎牛肉;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2001年,召回了50万磅碎牛肉;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2006年,连包装菠菜中都出现了大肠杆菌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食品工业巨头所习惯的日常,不愿轻易改变的生产方式,最终危害的,将是只能去超市买加工类食品或去快餐店吃汉堡的普通大多数。

尤其是那些常年依靠食品工业产物,而无力购买昂贵有机食材的工薪阶层,最容易受害。

片中出现的一个普通家庭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这是一个四口之家,做着货车司机工作的父亲与没有工作的母亲,养着一双十几岁的儿女。

在给孩子吃什么这个问题上,他们很一致。

“当你有1美元,当然是会给孩子买两个乾酪汉堡吃,而不是买那些贵得要死的牛油果。”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收入一般的他们本应该感谢食品工业的发达,批量规模的生产链,让快餐类、加工类食品的价格不断降低。但选择此类食品,在承担着某种细菌感染的风险之外,也意味着越来越肥胖的身躯,以及越来越糟糕的健康状态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在美国,越是贫穷的人反而可能越是肥胖,这话并非空穴来风。这家人的父亲即是如此,因为常年依赖价格低廉的快餐食品和超市里买来的加工类肉制品,他早早地患上了糖尿病。

大女儿黯然地说,自己很担心父亲的糖尿病,毕竟是家里的顶梁柱与唯一的收入来源,一旦父亲倒下,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——因为没有钱,所以吃快餐食品,患上各种病症,从而需要花更多钱看病买药,结果医药费占了家庭开支的大半,于是更加没钱来买那些健康的有机食品以改善生活,垃圾食品,依旧与他们为伴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更糟糕的是,这种现象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普遍。大女儿在参加课堂活动时,有老师对班级同学的家庭成员患糖尿病的情况进行调查。

在问到“有多少人家里有一个患糖尿病的成员”,所有人都举起了手。在问到“两个”乃至“三个”时,学生们举起的手仍没有放下。

这是一个典型的低收入社区,在这里,汉堡比新鲜蔬果更常见,糖尿病家家户户都有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说起来确实很残酷,正是那些最穷的人,默默吞咽着食品工业产生的副作用。

你处于什么阶层,就注定了你吃什么。

而食品工业给人带来的伤害还不仅仅在于普通消费者,被卷入其中的工人,同样如动物那般被冷漠对待,连基本权益都得不到保障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这种天天与血肉荤腥打交道的重复性工作,经常由生活在底层的穷人甚至非法移民来做,在食品工业巨头眼中,这些人就是他们赚钱的机器,学历低,可替代性高,随时可以牺牲掉。

这些工人的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,许多人由于每天都做着处理肉类的工作而未得到及时的防护,皮肤多处被感染,连指甲都已脱落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对于非法移民而言,最大的噩梦则是被移民局抓获。神奇的是,移民局抓人的工作一直在进行,可从未影响过食品工业的正常运作。

纪录片中提到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表示,某些食品巨头与移民局有协定,会将抓捕的非法移民人数控制在一个比例,既方便移民局完成抓人“KPI”,又不影响商业利益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如此,一举两得,只有无权无势的工人成为牺牲品。他们的诉求与痛苦,又有谁在乎呢?

寻求正义之路,道阻且长

每当芭芭拉日益接近食品工业背后的内幕与真相,她就日益痛苦,可更让她痛苦的,是普通人在对抗巨头公司之时的无力与无奈。

她面向镜头,随口说出几个关键的职务和名字,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这里面的利益纠葛。

比如,在小布什执政期间,美国农业部长一直由牛肉业派驻华盛顿的主要政客来担任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而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某一届局长,曾经是全国食品加工业协会的副会长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当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产生某种巧妙的重叠,我们知道,权力的天平极有可能发生倾斜。

纪录片中的一组数据似乎印证了这个令人担忧的事实——1972年,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出面调查了50000起食品安全事件,到了2006年,被调查的事件数量下降为9164。

这种“巧合”意味着什么,不言而喻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与政府权力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,还让食品巨头公司能够得到某些特殊法案的庇护。

比如适用于13个州的《食品诋毁法案》规定,普通人不可随意批评食品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是有问题的,除非你可以拿到切实的证据。

否则,将以诽谤罪被相关食品公司起诉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知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·温弗莉,就曾因在节目上质疑食用牛肉可能增加患疯牛病的风险,开玩笑地说了一句“大家都别吃汉堡了”而被起诉。虽然最终胜诉,但这也耗掉了她六年的诉讼时间与超过100万美元的诉讼费用。

这个代价若放在普通人身上,恐怕难以承受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一些农业发达的州,把刊登工业化食品生产过程或禽畜饲养场的照片,列为违法行为。

为基因改造食品贴上标签,及在标签中告知原产地、卡路里等信息的法案,也迟迟未通过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除此之外,还有法案规定,即便有食品公司的生产厂房多次无法通过沙门氏菌和0157-H7型艾氏大肠杆菌的微生物检测,农业部也没有权力以食品污染问题为由,要求厂房停产。

这让芭芭拉感到荒谬,也成了她的奋斗目标。

争取合法权益的道路或许充满艰难险阻,但这不能阻挡人们奔向公平与正义的愿望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儿子死后,芭芭拉一直在多方游走,努力促成以“农业部有权关闭那些有多次生产污染记录的肉类加工厂”为主要条款的法案的通过。

这个过程无比漫长,黑发几乎熬成银丝,脸上皱纹丛生,才终于等来了那个胜利的时刻——奥巴马政府颁布了《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》,赋予农业部取缔不合格食品工厂的权利。

图片来源于UC Magazine,版权归作者所有

这个法案,又叫做“凯文法案”,此时离凯文逝世已然十年。让人感到欣慰的是,法案通过的时间恰恰是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上映后的第三年,有媒体报道称,更多真相的披露催化了民众的觉醒,无数人加入到请愿与游行的行列,改变的种子,由此生根发芽,直至长成。

食品安全,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难以回避,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困难重重。

时至今日仍在爆发的肉类召回事件,无疑会进一步加深人们的恐惧和对行业秩序的怀疑。
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食品公司》

但我们仍然抱有期许——监管者践行监管职责、生产者心怀社会责任、民众不再对口中的食物来源懵然不知,更多精耕细作、健康有机的食品,也应被给予更多的市场空间。

普通人也应该更加坚信,自己可以促成改变,《食品公司》的后续影响与民众参与就已说明了这一点。希望依然存在,唯有不言放弃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